威海是著名旅游城市,小城市。它的游客的体量小,而且淡旺季明显,所以至今没有高端国际品牌酒店进驻。国内品牌的豪华酒店也只有两家,一家是威海海悦建国饭店,另一家是威海金海湾国际饭店。威海金海湾国际饭店开张比较早,据说是2000年,虽然离浴场近一些,但条件应该受到年代的局限制。从名字也可以看出“土气“来,越是带国际二字的,越是土气,生怕别人小看了自己。香格里拉大酒店,不带国际;半岛酒店呢,连"大"字也去掉了。我应该算是威海人了,对威海是相当的熟悉。但是我住过威海的很多酒店,对它们也熟知。比如威海金海湾国际饭店,经常从它旁边走过,经常去酒店的院子里和栈桥上。我觉得酒店应该象对家人一样对待客人,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肯定客人也不喜欢。当我走在威海国际海水浴场旁的北环海路上,我能听到那几家较大的酒店的中央空调的轰鸣声,如果住进去,结果还用说吗?不言自明。
另外一家威海海悦建国饭店,开张没有几年,格局好一些。但是威海海悦建国饭店在山东大学的南门外,离浴场有2公里的距离。下图是从山东大学的校园里照的,是2012年照的。最左侧是威海海悦建国饭店,右面两栋楼则是酒店式公寓,是出售的。关于酒店式公寓这种业态,可以说国内的做法都是变态的,是以出售为目的,风险极大,其政策法律的风险尤其大。国内的房地产企业都只是学了个皮毛而矣,国内的投资者更是不得要领,所以旅游城市的旅游地产是风险巨大的业态。成熟的酒店式公寓业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?我曾了解过上海的浦东嘉里城,是郭鹤年先生投资建设的,包括三幢楼,一幢是写字楼,第二幢是Kerry Hotel,第三幢就是酒店式公寓。而嘉里城的酒店式公寓是只租不售的,最小的户型也超过100平米,居家设施齐全,最低月租金在30000万,听起来令人啧舌,但它与Kerry Hotel 共享服务,共享办共区域,和共享其它服务设施的,相较酒店的价格,酒店式公寓反倒是有优势了。